张培刚发展研究院
专家观点
   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张培刚经济学纪念讲座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
   发展研究中心
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张建华:改善城乡收入差距能缓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
发布日期:2016-11-19 14:40:35   来源:    字体:  

由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侨商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2016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于11月18至19日在北京举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出席并发言。
  他表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可能存在陷阱,与用某一个收入水平或一段收入区间去衡量相比,更为重要的是探讨应该以何种方式驱动经济增长。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陷阱,实质上是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支持该国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跨越。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建华:我要给大家讲的主题是这次会议聚焦的主题,是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题”,有三个命题需要跟大家交流。
  一、存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或者是存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二、与此相关的如果有的话,它的机制是什么?或者说背后的基理是什么?
  三、怎么来解决寻找什么样的途径解决它?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中等收入陷阱这么个话题,应该说是在十年前由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他们在做一些相关的东亚研究的时候提出来这个问题。关注中等收入的国家能够成功 跨越陷阱的是少数,多数并没有跨越。这个时候我们要问为什么是这样?原因何在?要看看中国当前所遇到的问题,从中国过去30年看发展非常迅猛,进入到世界的总量五六年前达到世界第二,其他方面的指标也非常好看。
  但我们也注意到从2012年开始增长速度下调,成为我们特别揪心的事。关于下调以后可能有很多种判断,也有很多对于它的原因有不同判断,但是有一点我们现在是可以肯定的,这个速度在恢复到以前那种状况,两位数或者是8%、9%往上走的话,一个不太现实,理论上也不可持续不能往下走。
  这样就给我们带来这种判断,如果继续下滑继续收缩是个事实的话,有没有可能使得未来跨越这个阶段向更高的阶段迈,存在着障碍。我们匡算了一下,按照10%的增长速度,可能七年翻一番,要跨越到12000卡上去。如果降到7%,去年、前年的水平这要十年。如果说我们这个速度在往下调,我们匡算可能要到20年、30年,如果到4%以下的话,跨越的时间更长。
  这当然只是从增长速度跨越来看,其实最重要的是微观上面,我们要观察为什么增长乏力背后的原因,我们从微观的企业来寻找机制。所以我们会更关注在增长背后,微观的这些企业在过去支撑中国快速增长的企业发展有没有后劲?它的后劲我们可以从研发能力、研发费用的支出占比等等指标来看。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外资企业应该说由于和它的盟国全球战略有关,这个情况比内资企业好得多。内资企业的水平长期大概在1%、2%,这个水平比起外资企业的3%-4%,或者是更高研发投入的话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可能对我们非常不利,这也不能支撑下一步往下发展很重要的原因。
  基于这样的观察和判断,我们这个研究想从微观基理角度探讨一下,什么样的原因在制约着微观企业的发展?制约着动了机制的转换。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换,根据对现有的研究有一个基本回顾,因为现在学术界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说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争议,有人说这不是一个命题,不同阶段都有陷阱,为什么非要中等收入呢?我们现在还好得很,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克服。
  撇开这些因素不去关注其他方面,比如说上升到政治或者是其他角度观察的话,我们要客观的判断下我们这个阶段有什么特点?我们这个阶段有什么特殊式的关注问题。比如说在中等阶段的确有一些特殊问题,其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它是处于夹层进攻的阶段,向下比原来的低收入阶段要靠更多的积累,要靠更多低成本投入相比的话,这个阶段的优势已经没有了。它没有比较优势了。向上要有更多的创新,有更多的发明来支撑,可是这个阶段恰好是缺乏的,因为我们的研发投入和这个方面的支撑不够。所以,在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二,我们从需求因素来看,刚才李实教授也给我们分析了收入差距问题,比看到统计的数据还要严重,实际上还要严重。包括城乡的问题、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我们的内需方面造成了很大伤害。所以,使得我们没有这个方面的压力。
  第三,在赶超方面由于收入差距也给我们造成门槛。
  第四,在人口红利支撑过去中国发展很大的因素,这一块已经消失或者是转化。
  第五,存在着体制机制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都存在的话,对于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而言,无论在经济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乃至制度建构层面都存在着困惑,一些自主因素从而使得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带来一些困难。
  为了把问题和机制解释清楚,我想在中等收入阶段解释一下它难以跨越或者是存在跨越不了的风险机制是什么?我想这种机制是从经济学的最基本分析,从需求方和供给方来分析它。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去看看典型的有代表型的微观企业它的运行机制,有此来推演一下在中观层面乃至宏观层面可能发展的状况。
  从微观层面,我们觉得这个里面有两类企业值得特别关注。一类是外资企业,这是过去支撑中国高速发展的很重要力量。还有一类企业是内资企业,我们的内资企业当然成分还很多,包括国企,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造等等。总体来讲,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在转换机制和面对国际竞争方面,它是比较成熟的一套机制。而对于内资企业恰好缺乏这个方面,通过自己有关的研究,我们得出了这样的几个相关推论或者是结论,因为过程省略掉了。
  一个是对于外资企业而言我们发现收入水平提升将会促进创新,而差距如果还存在的话也许创新的动力会越强。但对于内资企业而言,这种差距的存在,收入水平的提升,在低收入阶段的时候会促进,但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也许会走歪,这是重要的发现。
  另外,对于内资企业而言收入差距小,可能会有助于自主创新动力的增强,如果差距大的话可能是不利的。
  对于无论所有的企业而言,如果研发投入又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我们有三点发现。
  根据这样的发现,进一步拿实际的数据做实质的分析,基本上验证了推想。这个推想从需求层面来看,收入水平对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但是收入水平对内资企业这种自主作用非常强。在技术推动层面上研发和人力资本资本质量提升将会是很重要因素。这样两点重要的发现使得在形成基理分析方面,进一步就会得到一系列丰富的结论。
  这个结论基本上就是来验证刚才的判断,就是把收入水平的阶段和收入差距的大小,对不同类型企业造成的影响,乃至于最后影响到增长机制的转换,把这个结论综合以后,我们就会看到外资企业基本上是适应的,内资企业这一块由于收入差距在内需方面对它的影响,以及我们研发方面的乏力,人力资本的供给和质量提升的乏力,从而带来比较大的支柱作用,所以有可能使我们的经济形成难以跨越这个阶段的状况,或者是一种窘况。
  根据这样的分析以后,我们也进行了数字模拟。把收入阶段不同的时期和不同阶段以及研发水平的状况,做了些数字模拟,模拟的结果基本验证了刚才的推想。有了这个推想以后看一看阶段转换,在左边这块是低收入阶段,中间是中等收入阶段,有可能到高等收入阶段,这个里面可能出现转换,转换的核心就是微观机制(企业)这一块,从企业这一块来看,在于如何去关注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的影响,这种影响最后得到的结论也非常比较明确。
  那就是说需求方面的因素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收入差距的原因,因为收入差距可能是一个综合的表现,会形成一个不同的影响机制。而在技术推动方面,不管是所有的企业,如果你这个方面舍得投入的话,有可能使得它形成一种跨越。
  根据这样的研究,最后形成的结论,中等收入陷阱的观察可能是从一个微观的机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考虑到这种收入分配的效应综合形成的。在它的背后可能还有产业结构的问题,也有其他的制度问题也有社会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这样几个变量或者是几个角度集中反映。最后我们的结论是说从微观机制角度来观察收入阶段的的发展转换,来观察我们将会得到非常有趣的结论,或者是非常明确一下未来的改革方向,那就是寻找一个创新驱动战略。
  从这样角度,当然还要配合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还有其他的改革,最重要是在研发方面,在企业的持久的发力方面下功夫,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谢谢大家!

张建华教授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年会
张建华教授参加“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并作报告
张建华教授在乡村振兴荆楚论坛作专题报告
张建华教授在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分论坛做报告
张建华教授在南昌大学数字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做大会报告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30193号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
邮编: 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2253 
电子信箱:hao_zhang@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