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朱玲、陈诗一、魏尚进、路风和余永定、宋冬林等学者的5部论著获得第五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副校长杨勇,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喻立平,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分别在会上致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我校经济学院首任院长、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夏振坤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张培刚先生的夫人谭慧研究员为获奖者颁发奖金。朱玲、魏尚进、宋冬林、路风、陈诗一发表了获奖感言。
与会者观看了视频《张培刚赋》,共同缅怀并致敬张培刚先生。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教授主持活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袁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往届张培刚奖获奖代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30多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金融、工商企业的领导和专家等参加了活动。湖北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谭崇台转达了对活动的祝贺。
据介绍,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教授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学界对发展经济学的关注、研究和传播,探索我国和发展中国家有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与政策,华中科技大学设立了以张培刚先生命名的非公募基金会——“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和学术研究机构——“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基金会的两项重要公益活动就是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举办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巴曙松宣读颁奖词。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林军、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为获奖者颁奖。
颁奖典礼随后举行的2014中国经济发展论坛,这次论坛的时代背景是:全球格局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发展壮大,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不断凸显;中国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改革新时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主要内容包括:(1)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发展动力再探;(2)全球新格局时代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3)减贫与包容性发展;(4)资源环境、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5)“十三五”中国经济发展展望。我们期望从全球经济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视角,重新审视新时代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与定位,理性分析中国经济社会新特征,探讨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释放经济活力,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谋求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了解,张培刚奖于2006启动,每两年评选一次。在全国学界同仁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前四届张培刚奖已于2006、2008、2010、2012年评出,何炼成、林毅夫、史晋川、谭崇台、吴敬琏、刘遵义、蔡昉、姚洋、胡必亮、帕金斯(美)、李实、卢锋、张军、厉以宁、万广华、张曙光、徐滇庆、白重恩、沈坤荣等学者先后荣获此奖。颁奖典礼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分别在武汉和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往届颁奖典礼和论坛,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人物简介
张培刚,生于 1913 年,湖北红安人,发展经济学奠基人。生前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此外,他还担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职。
20 世纪 40 年代,张培刚凭借在哈佛读书时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奖“大卫·威尔士奖”,这也是迄今为止华人在经济学领域所获的最高级别奖项。哈佛学成后,张培刚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受政治环境影响,他近三十年远离学术研究。改革开放后,他争分夺秒地著书施教,对于当时我国普及和传播市场经济知识、转变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正确认识,发挥了先导作用,并培养了一批著名经济学家和中青年学者。
张培刚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创立了系统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为发展经济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构想,为发展经济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率先倡导并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学在我国的引进和普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了重要的先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