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是作者80年代研究的新成果。 198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通过多形式的比较研究,考察了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分析了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剖析了影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贸易政策和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并概括出外向型、中间型、内向型三种各具优劣的发展工业化型式。
本书所提出的理论思想及其具有特色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对于各国发展战略的制订、经济 理论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作者所主张的将投入产出模型、一般均衡模型、计量模型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的方法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也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引言
1 议题
2 研究设计
3 读者指南
第1篇 结构转变
二 增长和结构转变
1 增长因素
2 均衡增长
3 非均衡增长
4 结构转变
三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四 准工业国家
第2篇 工业化的经验
五 多部门比较分析
六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七 相互依赖与产业
第3篇 生产率和结构转变
八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九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十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第4篇 发展战略
十一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十二 综合:增长与结构
霍利斯·B.钱纳里,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世界银行经济顾问,1918年生于弗吉尼亚洲,195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68年获荷兰经济学院荣誉博士。他曾任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际开发署副署长、世界银行副行长等公职,1965年起任哈佛 大学教授至今。他还是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会员、美国文理研究院研究员。 钱纳里长期从事经济发展、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产业联系经济学》(合著,1959年)、《工业化进程》(1969年)、 《发展计划研究》(1971年)、《发展型式,1950-1970》(合著,1975年)、 《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1979年)等。
在50年代,钱纳里最先运用影子价格理论进行投资项目分析,从而发展了微观计划理论;他还在投入产出论理基础上,推进了有关产业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在60年代,钱纳里等人一同提出了两缺口模型,将投资、储蓄和进出口同引进外资联系起来,成为各国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工具。在80年代,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发展形式”理论,将研究领域延伸到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认为投资和储蓄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对于发展,重要的是经济转变,因而强调对结构变动的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如收入水平、资源禀赋、人口规模、政府的政策和发展目标、国际资本、国际先进技术、国际贸易环境等,从而揭示了经济发展的“标准型式”和各自的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