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详尽论述了我国解放后的40多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制度和技术的快速变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深刻分析了这种制度和技术变迁的内在原因。
本书前5篇文章探讨农作制度变迁的原因,不同的农作制度对家业发展的影响;后4篇文章将探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业技术的选择、创新和扩散;最后一篇文章则纵论五千年的历史,说明中国的科技在前现代社会领先于世界各国,但到现代社会却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一个社会的制度和技术变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因此,经济学家要分析,解释和推动一个社会的发展,首先就必须有一个关于制度和技术变迁的理论。这已成了国际经济学家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本书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详尽论述了我国解放后的40多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制度和技术的快速变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深刻分析了这种制度和技术变迁的内在原因。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一人。2012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曾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农业和减贫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林毅夫于1986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荣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获得法国奥佛涅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目录:
前言
1 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
2 中国农业家庭的责任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3 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
4 中国改革后决定农场投资与农民住房建设的因素
5 中国的家庭责任制改革与杂交水稻的采用
6 中国农业在要素市场交换受到禁止下的技术选择
7 中国农业公共研究资源的分配:一个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的检验
8 中国的杂交水稻创新:一个集中计划经济中市场需求诱致的技术创新研究
9 教育与农业中的创新采用:来自中国杂交水稻的证据
10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