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刚发展研究院
《发展研究参考》
   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张培刚经济学纪念讲座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
   发展研究中心
首页 > 出版物 > 《发展研究参考》 > 正文
创新与发展研究参考(第1期)
发布日期:2013-02-20 21:06:11   来源:    字体:  

发 展 研 究 参 考

2011年第1期(总第1期)

编印 2011年9月

“十二五”时期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与重点

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 张建华等

近些年来,湖北省在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主导产业层次逐步提升,产业集群迅速发展,但转变发展方式形势依然严峻,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需求结构面临挑战,工业结构不协调。目前,湖北省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在 “十二五”时期,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于:科学构建区域产业布局,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提升六大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以建立符合省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湖北省未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领域

(一)科学构建区域产业布局

1.优质农产品加工区——利用现有基础,发挥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武汉统一和正昌、监利福娃和京山桥米等为龙头的江汉平原粮食转化深度开发和双低油菜籽规模化加工板块;以鄂州武昌鱼、武汉梁子湖、潜江龙虾、洪湖德炎等品牌的沿江淡水产品深加工板块;以安陆神丹、仙桃九珠企业为龙头的江汉平原腹地禽蛋深加工板块以及以宜昌双汇、荆州天荣、武汉双汇为龙头的宜昌至武汉沿线肉制品深加工等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板块。

2.高新技术发展区——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密集区和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以光纤光缆、移动通信终端及设备等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激光、大型发电、环保设备等为主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等为主的现代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化妆品、专用化学品等沿沪蓉主干线布局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建设为支撑,建成优势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

3.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按照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的总体要求,加快形成“一核四带”,构筑以武汉为核心,以武汉—鄂州—黄石冶金建材产业带、武汉—随州—襄樊—十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武汉—潜江—荆门石油化工和盐化工深加工产业带、荆州—仙桃—武汉—鄂州—黄石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产业带为主的 “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带。

4.现代物流中心区——以国内大中型城市和跨国民用航空系统为依托,面向远东、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48小时国际城市终端配送物流圈;以高速铁路干线铁路通道为依托,面向国内中心城市的24小时终端配送物流圈;以省际通道为支撑,面向华中的12小时分拨与终端配送物流圈;以五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为纽带,面向省内的3-6小时配送圈;构筑物流四重时域圈、五大通道、六大枢纽,基本建成以武汉为中心,面向全国、连接世界的华中现代物流中心区。

(二)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优质粮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注重优化品种结构,稳定种植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发展多种经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

2.养殖业——在稳步改善主要水域环境质量的同时,科学利用养殖水面,合理调整水产品结构,提高名特优比重,逐步形成平原以名优品种养殖为主、湖区和库区以特种水产养殖为主、城郊以休闲观赏养殖为主的三类养殖区;大力发展畜牧业,推广养殖小区模式、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建设江汉平原优质三元猪和水禽产业带、襄汉公路沿线家禽产业带、鄂西山区草食家畜养殖区。

3.林业——在三峡库区、清江流域、汉江中上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大别山区、幕阜山区等生态脆弱区加快植树造林,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重视保护神农架原始森林及其他自然保护区,加强大中城市周围森林保护圈建设,江汉平原、鄂北岗地等区域结合农田林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速生丰产林,山区发展板粟、竹类等高效经济林。

(三)着力提升六大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

1.食品行业——按照安全卫生和天然保健的发展原则,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各类方便、功能、绿色有机食品,整合相关资源,实施异地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形成食品加工制造与农副产品原料基地相结合的现代食品产业链和特色食品产业群。

2.纺织业——推进纺织业向荆州等棉麻产区集聚;加快先进技术、工艺应用和更新改造步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化纤规模化、差异化发展,积极发展新型绿色环保和再生纤维,改善纺织品种结构;引进先进印染后整理技术和设备,提高现有印染企业装备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棉纺织服装集团。

3.汽车产业——重点发展小排量经济型轿车、轻型车和专用车,研究开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能源汽车,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车型,稳步提高产量,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重点支持东汽与日产、标致—雪铁龙、本田的深化合作,积极开发生产各类专用汽车、客车,加快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依托东风电动车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作,把武汉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

4.钢铁产业——通过精品基地建设和工艺升级,扩大精品钢铁生产规模;不断增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大力发展多元化产品,拓展钢铁产业链;积极引导、协调、促进武钢与下游企业广泛开展互动合作,拉长强化武汉钢铁产业链,努力将武钢集团打造为钢铁航母,建设成为我国中部最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千万吨级钢铁企业。

5.石化工业——以武汉石化和荆门石化为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原油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产品,化工原料及其衍生产品,形成石油化工产品产业链,培育化工企业群体;重点发展乙烯及下游产品,扩大武汉、荆门石化原油加工能力;加快化肥等农用化工产品结构调整,提高高浓度化肥比重;重点支持楚源化工活性染料及中间体扩建、沙隆达新型农药等项目建设。

6.装备制造业——以武汉为中心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中,发电装备、数控机床、船舶三大制造行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以三大动力设备(锅炉、轮机、发电机)为龙头,以武锅、阿尔斯通两大优势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发电及输变电设备,促进鼓风机等输变电配套产品的发展,延长电力设备产业链;以武重和华中数控为龙头,以发展中小数控机床为补充,形成以数控机床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链和专业化配套协作企业群体;以武船、青山船厂、南化高速为龙头,逐步形成船舶设计等产业链及围绕船舶制造的专业配套企业群体。

(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技术领先、能耗低、投入少、产值高等特征,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在于:第一,强化光通信、激光产业的特色优势,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实施一批光电子重大产业项目,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型企业群。第二,培育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大力推广生物技术在传统制药领域的应用,将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产业基地。第三,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重点抓好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功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把握微纳电子材料和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大直径单晶及相关配件以及材料与环境的协调技术四大新材料发展方向,在十堰、武汉等汽车产业集聚地实验研发新能源汽车等,培育新的集聚增长点。

(五)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文化资源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金融等。首先,弘扬荆楚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以地域和民族特色文化为内涵,以品牌运作为核心,加快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其次,重点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突出巴楚、荆楚等特色文化,培育高品质旅游产品,努力构建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骨架,通过打造“一轴、两极、三圈”的空间格局,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梯度发展。第三,加快金融行业的发展。建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产业发展基金,积极争取新三板落户武汉,加大银行等金融资源的整合力度,发挥武汉作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优势,带动宜昌等其他城市金融发展。第四,促进自主研发。吸引大型企业研发中心、软件与增值服务外包企业落户,大力发展网络增值、空间信息、软件外包服务、创意动漫等行业,确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政策建议

(一)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政策,拓展省内省外市场,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活力

在完善供给政策的同时,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未来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强化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的协调性,完善汽车、家电等扩大内需政策,积极引导市场需求,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调整财政支出方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就业,减低居民赋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培育热点,大力发展内需型产业。

(二)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导向

在完善市场机制和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时,首先要转变政府管制经济职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其次是提高产业政策的法制化程度,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法制部门和行业协会在产业政策制定、实施和修改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薄弱环节的扶持,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四是按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则,加强对垄断性行业的监管,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五是通过严格技术标准和排放标准等措施,控制高耗能产业生产能力盲目扩张,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三)加大开放力度,承接产业转移,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方向

适应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和全球化资源配置要求,建立市场化取向的、开放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加大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等;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国际及发达地区产业向我国及内地转移的机遇,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借助外力,促进湖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产能富余和具有竞争力的省内企业向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企业兼并和合资合作;加快出口退税,财政对退税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承担部分出口信贷担保费;大胆尝试并推广新的吸引外资的方式,建立外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体系;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加强与沿海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在承接产业转移、资源开发、城市群建设、旅游联合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引导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未来产业地区结构大变动的时期,我省需要既充分考虑产业区域间传替规律,又要广泛开展高层次的产业区域合作,以地区间的合理分工、优化布局结构为目标,根据已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全省统一市场,区域公平竞争,遵循市场规律的产业布局,把握产业政策的统一性和差别性,使各地区的产业能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逐步健全金融、人才、产权等要素市场体系,为合理布局各类产业破除行政区域等体制障碍;建立多层次区域合作机制和“两圈一带”的利益协调机制,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规模特色,推动城市化进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五)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自主创新,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尤其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具体措施:一是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科技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二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相结合的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自主创新体系;三是要密切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知识产权,充分发挥武汉与襄樊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极作用,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四是努力弘扬创新文化,营造推动创新的社会氛围,尽快让全省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上来。

(六)扶持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构筑产业集聚平台

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构筑产业区、发展城市群的基本依托和重要切入点,抓好2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整合、扩容和提升。着眼于经济的跨区域整合和规模化发展,推动园区发展模式、开发机制和管理与服务制度的创新,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对生产力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促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向园区集聚,引导产业集群和集约化发展。推动各类园区和产业的合理组合,着力打造若干个大型的功能性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链。围绕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着力抓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乙烯及下游产品产业链、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链、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链、光通信设备、器件和光纤光缆产业链、林浆纸一体化等六大产业链的建设。构筑起产业建设的新的更高水平的平台,成为管理规范、功能完善、产业配套齐全、规模优势明显,并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工业发展示范区。

(七)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以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为依托,继续抓好武汉青山区和荆门市等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合理有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切实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全省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

(作者张建华,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院长、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博导,jhzhanghust@163.com,本文系作者受湖北省发改委委托承担的研究课题“加快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阶段成果的一部分,也是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06&ZD035)的成果之一。参与调研和研究的成员有王红建、薄坤、秦晶、温杰、吴军)

发展研究参考

责任编辑:范红忠

编辑部通讯地址: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506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42253

MAIL:hustjy506@163.com

张建华教授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年会
张建华教授参加“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并作报告
张建华教授在乡村振兴荆楚论坛作专题报告
张建华教授在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分论坛做报告
张建华教授在南昌大学数字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做大会报告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30193号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
邮编: 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2253 
电子信箱:hao_zhang@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