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带并举、机制创新:发挥湖北在建设长江经济带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 张建华
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国内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提出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这是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之后又一个面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
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目前长江干线货运量约20亿吨,位居全球内河第一,为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的4倍和10倍。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超过1/5国土、约6亿人、GDP占全国约40.9%。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的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通过这条水道能有效将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可持续发展贯通,形成协同发展,有效带动中西部改革开放和发展进程,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的强大发展新动力,进而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此次黄金水道沿岸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个串联式带状发展,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协调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未来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示范带。
湖北长江经济带处于长江流域中心位置,是长江“龙身”地带,承东启西、左右逢源。向西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可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发展江海联运,衔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长江经济带中,湖北交通枢纽地位突出,自然资源丰富,科教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城镇体系完备,是东、西两大区域联系的天然纽带。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整合不充分,产业竞争力不强,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对于湖北省而言,应该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按照“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标准,实施“四带并举”战略,即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建成“综合交通运输带、沿江新型城镇连绵带、生态绿色和健康的经济带、现代产业密集带”,引领长江中游经济带发展,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具体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通道和综合交通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长江的综合运输效益。长江干线是一条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水上运输大动脉,长江航运是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湖北境内全长1061公里,占长江黄金水道干线航道长度2838公里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中游不畅,则全局不活。因此,湖北长江航道与上、下游航道协调发展十分必要,打造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就是要把主动脉打造得更为强劲,形成长江综合交通网。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各地通过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体系,不仅可以带动沿江地区发展,还能辐射带动整个流域。重点建设若干内河水、铁、公路联运港,把港口、物流、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大交通格局,使“黄金水道”货畅其运、人畅其流。
第二,以武汉为核心,宜昌、黄石、荆州为新支点,合理布局沿江城市群发展板块,打造湖北沿江新型城镇连绵带。湖北充分利用长江日益显现“黄金水道”优势,加大港口的开发并实施“以港兴城”模式,加速发展沿江城市带。理顺核心城市和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工关系,依托核心城市,以大带小,进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梯度建设,形成不同城市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重点选择武汉、宜昌、黄石和荆州为战略支撑点。武汉不仅成为全省的龙头,还将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火车头;宜昌在鄂西段、荆州在中段、黄石在鄂东段进一步发挥其区域中心作用。以武汉为龙头,以黄石、鄂州、黄冈、咸宁为支点的东部城市带,以宜昌、荆州为核心的西部城市带初步形成。通过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东部、西部两大城市群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打造湖北沿江新型城镇连绵带。
第三,以循环经济和 “两型”社会建设标准,努力打造生态、绿色和健康的长江经济带。湖北是江湖大省、生态大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长江及沿江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长江生态安全关系全局,在发展长江经济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必须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做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在全流域建立严格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控制污染排放总量,促进水质稳步改善,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新路。我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步伐,确保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创建生态水系的湖北样板和发展模式,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引领长江中游经济区,并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第四,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成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长江中游经济区崛起的现代产业密集带。充分利用在鄂科研与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作用,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结构优化,逐步提升工业和服务业实力在长江经济带地位。加快农业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合理的城镇产业分工体系,着力解决城市群产业支撑不足问题。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引导人口和产业合理集聚转移,实行产业链重组战略,有效整合产业存量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同时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链重组,打造一批主导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带,带动长江中游经济区整体崛起。
此外,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湖北应积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区域间横向利益分配机制,对跨地区投资与产业转移、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产要素流动与交易、重要产品生产与流通等方面的利益分享或补偿形成规范的制度设计与合理的政策安排。当务之急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新机制。在这里,关键是建立一个区域一体化的长效机制,必须要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因势利导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是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于2014年5月初到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调研时提交的建言稿,也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基于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12&ZD045)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建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领军岗)经济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院长、湖北省重点人文研究基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联系方式:jhzhanghust@163.com)
发展研究参考
责任编辑:范红忠 黄 莉
编辑部通讯地址: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506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42253 MAIL:hustjy506@163.com
研究院网址: http://cids.hust.edu.cn/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http://cids.hust.edu.cn/c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