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刚发展研究院
《发展研究参考》
   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张培刚经济学纪念讲座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
   发展研究中心
首页 > 出版物 > 《发展研究参考》 > 正文
创新与发展研究参考(2014年第5期,总第18期)
发布日期:2015-07-06 10:40:42   来源:    字体:  

武汉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 张建华 叶翠红

在中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加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经济背景下,武汉市正着力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构建以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工研院”)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顺利实现科教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是加快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武汉市已陆续建成7家工研院,另有1家正在筹建中。以构建工研院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出发点,对武汉市工研院建设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工研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武汉市的跨越式发展。

一、武汉市工研院建设基本情况

2009年,由武汉市政府、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建设了第一家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新能源研究院。201210月开始,武汉工研院建设进入加快发展期,截至目前,已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建成了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成了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武汉理工大学建成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武汉大学建成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武汉市主要的生物科研力量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建成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依托武汉工程大学的武汉化工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正在筹建中。武汉市工业技术研究院表现出以下4个特点:

1、发展定位逐渐清晰。工研院主要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和仪器设备,瞄准技术创新链中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前端阶段,致力于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产业化开发,培育聚集科技领军人才,为武汉市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技术服务和企业孵化等功能。

2、核心目标瞄准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研院利用掌握的产业化核心技术和专利成果,旨在形成完整的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体系,培育孵化一批国际国内领先产品和高科技企业,形成具有完善产业链的、集聚效应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运行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工研院一般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通过成立全资控股子公司独立经营;由参建部门组成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董事会),实行理事会(管委会、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比如,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企业或者鼓励科研团队以企业形式入驻工研院,提高工研院的运行效率。

4、出资方式多元化。工研院形成了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多元投资体系,政府以现金、土地为主进行财政投入,学校则以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仪器设备使用权等直接投入工研院,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经费支持;同时吸引相关企业以资金形式进行出资。

二、武汉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工研院定位的认识参差不齐,尚未形成明确的、合理的、统一的工研院定位和发展思路。依托于不同的高校科研力量成立起来的工研院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工研院的定位和思考局限于依托的高校、或者工研院自身的发展视角,不能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角度审视工研院的定位和发展思路。认识上的局限性导致部分工研院仅基于寻求项目支持和短期收益的动机而设立和存在,大大偏离了工研院的建设初衷。进一步明确工研院的定位和发展思路,并统一各工研院的认识,是建设工研院首先需要解决的一大关键问题。

2、工研院建设缺乏清晰的体制机制设计,如何在公益性和企业化运营之间寻求平衡亟待合理的机制设计。工研院需要通过企业化运营提高效率,但完全的企业化将使工研院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而工研院的建设必须保持一定的公益性,解决区域发展层面共性和关键的技术问题。目前大部分工研院都还未明确非盈利、公益性目标,对未来运行经费的维持渠道缺乏合理规划和预期。如何通过合理、清晰的动态机制设计使工研院既能保持一定的公益性,又能在高效运营的基础上产生合理的经济收益,是工研院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工研院建设存在着制度瓶颈,在激励制度、知识产权评估、收益分配机制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亟待突破。对科研团队新的评估体系尚未建立,现有的高校职称评审条件重论文发表而轻成果转化,缺乏合理的成果转化激励制度;统一的成果评估标准和公认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尚未建立,评估的结果要使科技成果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同时满意是很难实现的;由于参与主体各方的投入要素不一,难以量化比较,且成果转化是具有风险的,利益的分配问题很复杂;科技产业化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的使用及处置行为,必须经过成果完成单位、主管部委以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一系列的审批,复杂的审批程序难以适应变化的竞争市场要求,并且科技成果一旦转化成功很可能就变成国有资产流失,参与成果转化审批的主管部门还可能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

4、工研院建设缺乏有力的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支撑,要素流动通道不畅。依托高校背景成立的工研院的领导人较多由技术领域的教授担任,而科学家往往不是优秀的企业家,而产业化、商业化的推广过程亟需懂技术、懂管理和懂市场的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的人才的加入;高校的优秀科研人才向工研院的流动也缺乏畅通的渠道,体制内外的风险、缺乏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不够完善的创业环境都都制约着人才的流动。另外,工研院在建立初期,由于研发存在不确定风险,风险投资较少,资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没有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今后可能仍然面临较大缺口。

三、构建以工研院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

1进一步厘清工研院发展思路与定位,坚持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公益性与企业化运营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将工研院目标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解决区域层面产业发展对前瞻性、共性关键技术的需求,确立工研院的公益属性;将公益性与企业化运营模式相结合,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和造血功能,逐步由官办官助向民办官助方向发展。工研院的发展思路应是围绕区域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逐步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研究所、孵化器、产业基地三位一体的新兴产业聚集体系,致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研院是包含共性技术研发、中试熟化对接、高端产业孵化、企业研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科研院所大量科研成果,提供产业化必需的工程技术研发、成果对接、投资运作和企业孵化,实现从创新创造的转化。工研院作为高新区产业科技创新驱动的核心源头和政产学研结合的对接平台,突出开放性为主要特色,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首要任务,形成以开放促进创新、以需求决定研发、以市场引导孵化、以贡献谋求发展的运作和发展模式。

2进一步简政放权,突破工研院建设中的制度性障碍。积极争取中央将知识产权、科研设备等资产处置权下放高校或地方,取消部委审批制度,实行向部委报备登记制度,减少审批环节,以适应多变的科技竞争市场;充分落实“黄金十条”等相关政策的执行,通过制定法律明确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将科技成果专门列为“智慧资产”,与一般的国有资产区别管理,从根本上扫除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阻力,保障成果供需方的利益;制定统一的成果评估标准,建立或者重点支持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第三方成果评估机构;完善事业编制退出机制,探索实行“来去自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携带技术直接服务企业或创业,或允许保留原职级待遇不变自由返校。

3加快完善工研院科研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在获取人才方面,整合现有人才政策,统筹设立面向产业化应用研究的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重点引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懂市场的科技领军人才;通过给优秀毕业生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职业发展规划,让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服务于武汉工研院的建设;通过在本地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对工研院的工作者进行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全方位的辅导和培训,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和工作胜任能力。在对人才的激励方面,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高校、科研院所以技术转移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转移给企业实施,奖励给技术成果完成人以及对技术成果转移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一定的股权比例或收入,如可以探索将工研院每年收益20%奖励管理层和工作团队;改进现有高校对人才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强化工程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指标在职位提升和薪酬提升中的比重,尽快建立高校进驻工研院的科研团队系统、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完善其激励机制。

4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工研院建设聚合足够的、多元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加大财政投入和引导基金扶持力度,建设初期由财政投入资金予以支持,后期逐步引入战略合作企业或风险投资,实现政府性投入与企业委托项目经费比例持平,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力度;探索联合建立产业化示范运营平台,发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等平台作用,优先支持工研院产品示范推广,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企业;支持工研院参与承担政府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研发项目,申请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省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项目和重大前期项目计划等;在政府采购政策、前置审批等环节给予“首台首套”补贴、设置合理信息安全审批门槛等支持。

5建立工研院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各工研院在推进协同创新、技术集成、联合创新等方面合作,促进工研院建设中共性问题的解决。建议由未来科技城主导,发挥各参建单位、工研院自身研发与资讯优势,吸引和支持行业企业、技术转移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加盟并实质性参与工研院建设。设立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由东湖示范区及市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委等相关部门,定期发布各级各类关于科技创新的最新政策、项目计划和企业技术需求等信息;通过定期举办年会、研讨会、业界交流论坛等形式,形成对工研院定位和发展的共识,收集分析全球最新技术和产业研发趋势,关注企业技术需求;设立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技术领域规划委员会等战略研究机构,为工研院进一步明确技术研发重点和方向。

(作者简介:张建华,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院长、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翠红,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博士后、讲师。本文是张建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基于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12&ZD045)的阶段性成果)

发展研究参考

责任编辑:范红忠

编辑部通讯地址: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506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42253 MAILhustjy506@163.com

研究院网址: http://cids.hust.edu.cn/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http://cids.hust.edu.cn/cids/

张建华教授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年会
张建华教授参加“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并作报告
张建华教授在乡村振兴荆楚论坛作专题报告
张建华教授在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分论坛做报告
张建华教授在南昌大学数字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做大会报告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30193号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
邮编: 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2253 
电子信箱:hao_zhang@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