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促进农旅深度融合——湖北省老河口市绿岛王府洲特色产业发展经验
陈琳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成为推动乡村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湖北省老河口市绿岛王府洲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坚实的产业基础,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创新产业业态,以及实施抱团共建和多元主体合作等策略,实现了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王府洲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种类,还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创新产业业态,将种植业、采摘业与旅游业、服务业有机结合,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农文旅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推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王府洲注重发挥集体优势,通过成立联合党委、建立五级组织构架等方式,实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整体推动。这种抱团共建的模式不仅打破了村级发展界限,还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观光业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为乡村产业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王府洲还积极吸引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通过合作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实现了特色种植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增收致富。这种多元主体共合作的模式不仅拓宽了乡村发展的路径,也为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王府洲乡村发展新模式:特色产品引领农旅融合与多元合作
(一)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
王府洲是冲积而成的平原,四面环江,水资源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借助第一产业多年奠基的优秀基础,种植特色农产品,发挥当地地方优势。在种植玉米包菜等普通粮食作物的基础上,四个村庄根据各自特点,种植多样化经济作物。八一村建成果蔬种植大棚,总面积21亩,后期预计扩建为40亩,集采摘、育苗、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农旅项目。八一村种植大片月季园发展花卉观光旅游业,晨光村种植竹子,太山村种植金桂。尤其是八一村的月季,八一村位于王府洲水坝附近,与城区道路想通,小河流水多,交通便利,空地大,种植各样式月季吸引老河口及其他地区游客到此处旅游观光。与此同时,他们顺应市场发展潮流和市场需求,统一规划8700亩蔬菜种植、1270亩桃梨及花卉苗木种植,因地制宜,推广种植荷兰土豆、紫山药、车厘子、桑枣、火龙果等附加值高且畅销的品种。并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走独具本地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二)抱团共建,发挥“一盘棋”优势
王府洲地理位置特殊,四个村庄共聚而又远离城区。因而,在发展乡村的过程中,王府洲选择了组织管理方式创新,4村成立联合党委,构建"街道党工委一绿岛王府洲联合党委一村党支部一党小组一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构架,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同时抓工作协调,让机制顺起来,建立联合党委委员"联系一个片区、分管一块工作、包抓一项产业、对接一个经营主体"包保机制。虽然是四个行政村,但四个村凝聚为一个共同集体,他们打破村级发展界限,进行村组道路拓宽硬化与刷黑、旅游公厕建设、设置分类垃圾桶(垃圾转运箱)、村级文化广场(文化舞台)建设、小三园建设、太阳能路灯安装、雪亮工程摄像头安装、集贸市场建设等方面,实行统筹规划布局、统一施工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整体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村统一行动推动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联动,使旅游观光业的发展更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利用集体整合资源,更大限度发挥好绿岛王府洲的资源和地理优势(钟漪萍等,2020)。
(三)精准定位分类,做优区域特色
市政府临高对王府洲乡村发展做了准确的定位和具有大局性和前瞻性的部署。立足绿岛王府洲全域,对各村进行特色定位,力争达到分而有特色,合而有力量。八一村定位为月季村(苗木观赏休闲游玩中心),突出"园林院落、花卉小巷"风格,打造绿岛王府洲农文旅协调发展的示范样板村,成为市民纷至沓来的老河口"后花园"。太山村定位为果蔬交易村(果蔬交易中心),建设苗圃基地和农贸大市场,打造成为绿岛王府洲的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的集贸中心。晨光村定位为百竹村(乡村旅游中心),利用汉江老河床岸线复绿和森林湿地建设,打造老河口绿心外滩,努力成为游客慕名而至的网红"打卡地"。府洲村定位为果蔬产业村(果蔬产业种植推广中心),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专业产业链,使用更新的技术模式种植,积极扩大影响力,努力把供港果蔬基地打造成绿岛王府洲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在政府领导多次实地考察和更多精细化的政策逐步实施后,再加上各村委和文旅局的高度重视,各个村庄特色显著定位精准,分工合作,效益最大化,充分推动村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
(四)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并行融合
王府洲响应党和国家的指引,以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示,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同时,助力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政策,积极拨款进行基础设施投资。2019年至今,王府洲共计争取项目资金2560余万元,街道配套投入约1000万元。各村修缮道路,对道路进行拓宽,水泥路改为柏油路,进行公厕行动,对民居进行立面施工与徽派立面改造,新建齐全的公共设施,村容村貌集体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吸引和容纳更多旅客,花卉的种植,既是绿色乡村的体现,又是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契机。其根据季节变迁推出特色风景赏花路线,结合农时农事推出研学体验,依托本地特色农产品开发水果季采摘游,策划群众性文化活动点燃乡村夜经济,积极推动“一带两片三线”各村打造示范点、建设示范片,因地制宜开展村庄建设,依托产业发展与链式联动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五)完善配套设施,科学规划管理
经过市领导的慎重规划和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对王府洲景区进行了科学的管理规划,政策摒弃以往景区只接纳游客的规定。颁布新规定,允许当地居民从事相关旅游副业。在四个村村委会联合规划,在旅游旺季时,规划好摊贩特定位置,在符合安全规定的前提下,鼓励当地村民进行特色产品或食品的售卖,以及在旅游景点附近从事一些相关服务业,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同时,市委书记曹祖金十分重视当地居民的防返贫问题,批复多款资金用于合理安安排一些低保户从事相关工作,如清扫景点垃圾,维护景点秩序等,“以工代赈”,既解决了人手紧缺的问题,又有利于降低返贫现象发生的可能,促进了景区环境的完善,在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同时彰显了浓厚的人文特色。除此之外,由于花卉的季节性特点,王府洲在月季园附近种植了多种植物,规划了道路与景色,在市文旅的大力支持下,引入了配套相关骑行设施,这使得旅游设施被高效利用,即使没有花卉,仍然可以进行环岛骑行、欣赏风景,有利于降低损失,提高总营收入。
(六)开展特色活动项目,宣传助力一三产业
在2023年,老河口市政府紧扣地方特色和时尚元素,给予资金开展各项活动,同时大力帮助宣传,并通过低税等优惠性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和竞标活动,因而,王府洲接连开展“西瓜文化旅游节”“汉江音乐界”等特色活动,音乐会、篝火、夜间灯光火龙果采摘、露天电影等结合时尚元素和农村风情的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年龄层次丰富。融合了地区特色与新兴元素的项目被多次报道,引发了广泛讨论,火热的活动大大增加了绿岛王府洲的知名度,利于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同时,商户在活动中展出的农产品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也帮助当地居民产品售卖,以及吸引了更多投资商,与王府洲进行产业合作往来或者投资建设活动。这种新型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也为发展注入新机遇,推动农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创新乡村发展模式
(一)积极合作,以党建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用,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十年来农业农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掌舵领航,以及各级党组织的引领指导。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的最根本,是要遵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深入挖掘,打造特色产业核心竞争优势
在发展乡村经济时,找准村庄特色,精准定位,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以品牌的特色优势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利用科技赋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源动力。在乡村振兴发展中,需要借鉴其他优秀经验同时扎根与自身,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发掘自身优势,从而让乡村的特色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利于乡村利用优势长续发展(李眉洁、王兴骥,2022)。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结合资源禀赋,走特色发展之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持续动力。
(三)设施配套齐全,基础设施是发展之基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乡村振兴要想使农村亮起来,就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起来。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发展特色产业的必由之道(杨歌谣,2019)。农产品的运输,旅游产业的道路,设备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发展农村特色旅游景点时,道路,餐饮饭店,交通设备,住宿民宿,农家乐等相关设施的建设有重要意义。按照乡村振兴局的理念,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四)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发展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自2015年“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三产融合的发展并相继推出与其相关的政策惜施,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与实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欧阳莉、李东,2018)。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多,青壮年少,老龄化程度高,单纯依靠单一农业产业难以实现增收致富,初级农产品的投入高收入低。故而,农村应该依托特色走多产融合发展道路,第一产业农产品种植与第二产业加工业及第三产业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为农民增收致富带来更多可能性,降低单一产业的风险性,构建新兴农业发展模式,提升现代农业经营收入,带动农户的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李眉洁,王兴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及其路径优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反思[J].贵州社会科学,2022,(03):153-159.
[2]欧阳莉,李东.农村农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4):324-329.
[3]杨歌谣.基于旅游六要素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52-54.
[4]钟漪萍,唐林仁,胡平波.农旅融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20,(07):80-98.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