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大赛二等奖作品01
从精准扶贫视角分析非典型务农乡村的现状与问题——基于河南乡村个例的分析
作者:苑子怡(公共管理学院)
寒假关于“乡村振兴”的社会问卷调查让我进一步走近我所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家乡,与乡民的深入交谈以及事后资料的查询,都使我由一个只对家乡有着感性情感懵懂认知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对乡村有着理性认知与思考的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了熟悉的家乡也有着许许多多我所陌生的角落,她也在成长,在涅槃,也有着挣扎与许许多多的无奈。
作为一名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走进田野”是老师一直在强调的研究必经阶段,研究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的“三农问题”,是我们学好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次珍贵的返乡调研让我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紧跟国家政策,扎根人民现实的使命担当。
整个寒假返乡的过程中,于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在进行梳理与思考之后,我发现这两件事都可以归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进行精准扶贫的视角。
事件一:挖大坑填大坑,“如意湖”终如意
关于如意湖的一些基本情况介绍:获嘉县如意湖商务区位于获嘉县城西部史庄镇境内,省级公路S308和S309邻区而过,接入晋新高速10千米,总占地面积4.29平方千米:商务区依托周围2. 6万亩花木基地,以如意湖水系为支撑,规划建设一个集休闲观光、康复养老、休闲度假总部基地、高端居住为一体的绿色发展区,是获嘉城区西向发展承载地,是获嘉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如意湖商务区由国内知名团队进行规划,坚持生态、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创造性提出“绿网城市”理念,最大程度尊重自然,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谋求发展。如意湖商务区共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是:如意湖生态片区、度假旅游片区、观光片区、生态居住片区、产业发展片区。
为了将如意湖商务区打造成为获嘉、新乡乃至郑州的“会客厅”,当地拟对部分项目对外合资、合作和开发。具体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引黄调蓄项目合作合资、世行项目配套合作、樱花大道海棠大道、信义路升级改造、绿网及配套建设。生态居住片区:高档生态社区、特色教育、康养医院、旅游度假村。观光片区:汽车营地、滨湖浴场、水上乐园。产业发展片区:总部基地、综合商业楼、会展中心。行政办公。度假旅游片区:民俗村、乡愁水街、精品酒店、康养中心。
如意湖项目(当地人俗称“获嘉大坑”)从2018年开始成立,2021年开始蓄水,现在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地完善,是一个计划投资5.4亿的项目工程。
大坑位于我们镇偏东,距我们村大概有20公里。暑假刚刚见面时,只是一湖水,湖周边铺了石头和草地,新栽的小树苗还称不上是树。寒假再见的时候,小道,观水台还有路灯监控等基础设施已经很全了,很新很干净整整齐齐,一些小商贩在湖的旁边一片空白地上卖着糖葫芦气球泡泡,还有蹦蹦床(就是农村庙会很常见的一些小摊儿)。大年初,每次路过的时候,都会了看到车水马龙,人们携家带口,或饭后消食或只为找个逛的好去处,毕竟现在这里并不收费。
如意湖是个人工湖,属于平地陷大坑,就在离这个人工湖不足两公里的地方,有个和这个差不多大的旧水库。因为在大概十年前,我们县城有一个大型化工厂,虽然我们乡镇以种植花卉为主要经济收入,乡村绿化面积广,但是因为前些年过于注重追求快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家乡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县城较为偏僻,经济发展水平低,地价低,生态意识淡薄,难免沦为重型污染化工产业的牺牲地,所以打我开始有记忆起,不论是邻村学校旁边的大河沟还是庄稼地头的小水渠,总是一副要不干涸要不“绿化藻化”的景象。所以旧水库也早已经干涸了许多年,逐渐被砖厂用作废料的回收地了。
人工打造“如意湖”的操作就是,把平地挖成大坑,用挖出来的土,填埋那个被废弃的水库。我们路过从前的水库时,那里已然变成了平地,栽着稀稀拉拉的小苗。湖面上波光粼粼。平地上整整齐齐。从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看,这样一个工程,大有裨益,这也是贯穿着基层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政府与企业之间,以及发展与民生之间利益关系的链条。
在全市领导下,对于治理水污染,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的号召下,获嘉县近些年来整体水污染十分严重,引起县政府高级重视,在各种治理水污染的措施并重下,打造一处亲水地方,同时开发,利用当地种植花卉悠久的历史文化,招商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旧水库本身的水资源是一处优势,面积也并不小。可是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政府来讲,大型项目的开发必然是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力与精力的,而最最缺乏的,当属于资金问题,这就使得招商引资成为必要。水库属于获嘉县政府的公家财产,花别人的钱修正自己的仪态才是更好的选择,因此距离旧水库近,方便填土运输,降低运作成本,并且闲下来的大面积空地成为县政府招标的最佳选择。而中标企业,不仅能享受长期发展下后的利润,还能在治理水污染,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拨到地方政府专项补贴,享受便利。
我实打实的从“如意湖”中感受到了如意,看到了基层政府为推动乡村振兴与家乡富裕而付出的努力。一个小县城,竭力争取各种发展机会,陆陆续续开发郑北农产品冷链物流港,奇幻玫瑰庄园,掷球场,包括如意湖这类与我们当地生态环境相系,确确实实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明显感受到就业环境增多,环境空气质量变好的发展项目,同时延续我们地方种植花卉的悠久传统,不用被迫转型,顺势而为,随机而动,以花卉为链条核心拓展旅游田园的第三产业,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切切实实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无异于是对“精准扶贫”战略的一次精准尝试。
在获嘉县扶贫办2020年发布的文件《获嘉县:坚持“三个并重”思路 打好产业扶贫硬仗》一文中,我具体了解到我们县在紧跟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索做出的努力。县政府整体思路是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持续增收的主渠道,重产业、带就业,保增收,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做工作,也因此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一系列举措之中,在我看来最为落实到实处的,便是对于产业扶贫的重视,近些年,入驻到县里的企业确实多了,正在打造以及已经投入使用的项目也多种多样,我们县逐渐形成起以六和包装为龙头的软包装产业扶贫基地,以润辉生物为龙头的食用菌及果蔬产业扶贫基地,以奇幻玫瑰庄园为龙头的花木产业扶贫基地,以陶老大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扶贫基地,以同盟古镇袁家村为龙头的文旅产业扶贫基地。同时整合优势资源也是落到实处的扶贫策略,在《获嘉县扶贫资金支持脱贫村发展香菇产业实施方案》等相关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将产业扶贫资金注入26个村,释放乡村经济活力。
事件二:花卉补贴,农业问题与农民问题的不同考量与尚存缺口
春节,冬季,是我们庄的村民最长的节假日,陈庄人在整个县城里是出了名的勤劳,一过来大年初五,该走的亲戚都走完了,该变暖的天气也回温了,村民们便开始着手进货耕地栽苗,陈庄人呀,可卷了,有些家户会在年头就把小花苗储备好,就等着开年先人一步,不耽误农时,陈庄人干活,哪里管得上春天到不到,靠的是年年积累下的经验和年年精进的技术。所以我的问卷调查只能是赶早不赶晚,争取在年头就要推进。
在对村里的叔叔进行问卷访问时,闲下来的叔叔有时候还会愿意与我多多交谈几句,或感叹变化,或吐槽无奈,总之就是人生百态。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话题,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问题被不同的村民提起过许多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问题紧锁住农户的眉头,透露出年前的焦虑。
这个话题与21年仿佛才刚刚过去没多久的河南特大暴雨有关,我们县隶属于新乡市,我当时眼睁睁看着我们这个小小市顶上热搜头榜,我和无数河南人的心揪成一团。位于黄河以北的我们,长年饱受旱灾的折磨,却未曾想一次突如其来的水灾打的人措手不及。
我们庄所有农户的土地,土地里的所有花卉树木,或倾倒或烂跟,无一幸免。这也是在一些问卷里,农户的年投入要远远高于年收入的原因。
花卉的种植不同于粮食,花卉属于经济作物,前期投入的花苗,肥料,修建养护等成本要远远高于粮食作物,向农村合作社或者银行贷款花苗费,然后收成之后再还是当地种植大户的基本操作,也难怪问卷中总是投入一大笔,收货惨兮兮。水灾对我们庄的农户造成的损失巨大,科也正是因为花卉是经济作物,所以对农户的经济损失的补贴,政策上更倾向于把它定性成为农民问题而不是农业问题。
这两者的区别便在于一个缓急程度。粮食作为农业问题,关系到全国上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根基,对粮食的补贴刻不容缓才能守住耕地守住口粮。而花卉仅仅作为经济作物,更多地涉及到农户财产损失问题,说到底是关系到农户个人的问题,孰轻孰重也自然明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国家完全忽略对经济作物的补贴,只是这期间的过程总是来的不及时。农户在向我诉说着补贴不到账,而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这半年,村里每一户以花卉种植为生计的家户都不好过。这也只是以我们村折射整个县城乃至全国其他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
当非粮种植农户的日常生活收到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却没有得到及时而精准的补贴救助是,他们精准走向富裕的信心是否会受到打击呢。我想这也是目前乡村振兴还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上层的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匹配,出入较大。整个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进展是十分迅速的,而作为新开辟的一条新路径,我们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十分注意要防止政策制度的缺失,却也在面临着一些难以避免的情况出现,种植作物的补贴政策的精准化与具体化的不足,正在困扰着同样“靠天吃天”的农户,补贴到位不及时,让地难种,年难过。我们在推动乡村走向精准致富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加紧对于精准补贴的政策完善力度呢?上层建筑始终要与经济基础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适应与推动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配套设施的完善,我们任重而道远。
乡村振兴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引资引商,改善环境,弥补政策不足等等措施都一定不能偏离以民为本的主题。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需要地方基层正视乡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各乡村首先要统一起自己的资源,构建起自己的经济共同体,其次上级政府要用整体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更深层次地挖掘资源禀赋,将各个景区与生态体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可替代性更小的经济发展点。
更多地倾听百姓的心声,才是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进而努力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途径。我们的村干部都是从乡民中来,理应更加觉察到百姓的生活不如意与心理诉求,但仍然会存在居其位却不思其政,只能看到自己的处境所在的现象。
把思想观念转变,把地整活,把百姓放在心里,把各种壁垒打破,正视形而上问题的存在,重视具体问题的解决,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也会水到渠成。在一个多种姓氏组成的乡村,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显现出来——各家各户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圈层,往往以姓氏为壁垒,先富起来的资源更多,渠道更广,于是富的越富,而穷的始终还被局限于自己的圈子。。对于一个长久以种植花卉逐渐走向富裕的乡村来说,一下子转行可行性不大,但是不满情绪却会缓慢滋生,这对于维护农村发展稳定自然不利。
而对于现阶段主要依靠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家乡,重心要放在正视乡村旅游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上。能够更大范围地发挥乡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前提是旅游业要发展起来,现在发展乡村旅游普遍面临的问题便在于同质化与平庸化。我们的乡村也正在被这种问题困扰。宣传能力的不足,自媒体“人群效应”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多数旅游群体局限于周围几个村庄,盯着转发集赞免费的体验,特别体验项目不多因此吸引力与影响力会与最初的设想存在较大的出入,前期经济效益的不景气很容易给投资者泄气,进而影响到地方资本投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景区管理服务团队的建设,需要有大局长远观念,我曾随家人一同到玫瑰园游玩儿,当时就发生了一件检票人员因为一些小事儿与游客破口大骂,口出秽语的事件,对大家的心情以及景区的整体形象都会带来很负面的影响。而这些服务人员一般跟随景区园投资方,带有外地口音,时常会遇到不畅通的交流情况。不专业,即使在小事上也是硬伤。还有就是要针对最广大旅游群众的消费群体来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首先需要精准定位。目前我们那里的旅游业还是以中老年为主体,旅游消费能力并不突出,配套游乐项目也是最常见的集会蹦蹦床之类的,不新颖又没有活力。其实近些年因为我们这里花卉业的经济主要发展道路,许许多多的年轻人还是选择再次发家,年轻人外流情况并不严重,因此,完全可以大胆引进一些符合年轻潮流的旅游体验项目,从长远来看更是如此,才能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远一步地推向外地。做好一些建设之外的小事,也是通往成功经济振兴之路的关键举措。
整个的问卷调查过程于我而言是一次与我的家乡进一步亲近的机会,是一次对精准扶贫效果与现状的学习,也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
问卷调查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问卷内容的细致与面面顾及会占用到每个农户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敷衍不耐烦的情绪,尤其是涉及到收入这类敏感性的话题时,虽然早在开始前就给自己打过预防针,可每次遭遇到拒绝或者被无视敷衍了事时还是免不了沮丧,开始怀疑做这个问卷到底有什么意义。慢慢地,再被受访农户反复提问这个问卷有啥作用后,我才意识到,要想让农户们信任,觉得不是在浪费时间,首先得自己搞清楚问卷问题背后的意义,是为了了解哪一方面,而绝对不能首先自己站不住脚,这样这么给予农户想要回答的欲望。同时,在面对农户的戒备心理,我渐渐学会在问卷刚开始时便把各种“保密条例”说明,并将这次问卷调查的出发点与意义表明,“先入为主”。
我确实也成长了很多,从一开始的玻璃心到一家一户地鼓起勇气走进去,我会很欣赏勇敢地迈出一步步的我,也会很欣赏认真对待每一份问卷,想方设法采访到村里各种人群(普通农户,低保户,村医,种植大户,村干部)让问卷变的多样性的我。
同样也十分感谢工作人员的每一份耐心与坚持,是你们的严谨态度让我觉得不能辜负,才会获得更多的体会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