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内理论研究动态
国外理论研究动态
引导页 > 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 > 国外理论研究动态 > 正文
借鉴德国工业4.0经验建设创新2.0时代的智造强国
发布日期:2014-09-17 19:28:27   来源:    字体:  
立足创新2 0时代,我国必须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把握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趋势,借鉴德国推进工业4 0的经验推动我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向“全球智造强国”的转变。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威客等社交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工业生产、管理方式带了了巨大的改变。Android这种开源开放的创新模式已远远超过原有的封闭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一个以用户为中心、面向服务,注重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创新2.0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激发了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工业4.0”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提出,工业4.0概念源于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它将工业发展分为4个阶段。包括蒸汽机时代的工业1.0,电力时代的工业2.0,自动化时代的工业3.0。工业4.0指将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的融合,构建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实体物理系统(CPS)”,将封闭的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开放的、智能的生产空间。资深网络和信息化专家、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前国信办主任陆首群先生指出,要理解和把握德国工业4.0的实质,必须将其放在工业时代创新1.0向信息时代创新2.0转变的背景下,从科学创新2.0、技术创新2.0、管理创新2.0三者的互动来研究,并强调我国要借鉴德国工业4.0经验,把握创新2.0时代趋势,在创新2.0指导下实行颠覆性创新,变“全球制造大国”为“全球智造强国”。我们可以看到工业1.0-3.0阶段创新所带来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工业社会创新1.0模式,而工业4.0是是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实现了服务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4.0的开放创新。工业4.0的创新不再仅仅限于工厂的边界以内,创新触角延伸到用户端,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产业链分工将重组,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工业创造新价值的过程逐步发生改变。

  工业4.0的协同创新。在虚拟、移动技术支撑下,企业生产环境和方式会有巨大改变,员工将拥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权,也有利于更多不同教育背景、社会环境的人参与,这种协同的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推动更多的创新。同时也有利于工业产业链不同的企业间的无缝合作。

  工业4.0的用户创新。CPS可以联系到所有参与的人员、物体和系统,利于让实际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与服务反馈过程中来,有助于实现产品个性化产品定制。用户可以广泛、实时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工业4.0的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用户创新注重用户的价值,关注个性化需求产品的设计,推动了工业创新从生产范式到服务范式的转变。德国正是想通过工业4.0的创新确保德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争夺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话语权,这对我国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从科学创新2.0来说,我们应看到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推动在智能测控、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的创新,推动产业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从技术创新2.0来说,应借鉴工业4.0采用“虚拟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物理化的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应用技术,让工业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实现产品独特的可识别性、个性化产品定制。从管理创新2.0来说,应注重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重视配套体系、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让中小企业也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立足创新2.0时代,我国必须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把握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趋势,借鉴德国推进工业4.0的经验推动我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向“全球智造强国”的转变。

来源:北京物联网研究会理事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30193号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
邮编: 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2253     电子信箱:hao_zhang@hust.edu.cn
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