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内理论研究动态
国外理论研究动态
引导页 > 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 > 国内理论研究动态 > 正文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沿革与理论创新
发布日期:2014-03-21 10:57:28   来源:商业时代    字体:  

内容摘要:济转型升级的内涵经历了体制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深化与发展,从其发展轨迹大致可将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理论创新的重点则各有差异。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经济转型升级 历史沿革 理论创新

经济转型升级的内涵变化
“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政府在提倡科学发展观时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在现代经济学文献中极少有经济学家从理论上专门系统地研究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史晋川,2010),对经济转型升级内涵的界定还没有一致标准。对于经济转型,学者们一开始都将其理解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转轨或改革。但随着经济转型不断深入,学者们提出了“双重转型”,即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对于升级而言,则主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来展开的,配第和克拉克曾提出产业结构升级至少包含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高效化 2 种层次;格瑞费Gereffi(1999)则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经济体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过程。因此,经济转型升级可概括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转型的实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另一方面,产业升级是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内不断向附加值较高的价值链攀升,促进工业结构向新型化和高端化发展,服务业向现代化和高效化推进的过程。

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沿革
从上述经济转型升级涵义界定的发展轨迹看,经济转型升级可理解为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期:1957-1978 年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经济体制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其实质表现为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转轨,是一种经济制度的转轨,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相当于是将半市场经济直接转向计划经济。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受苏联模式以及赶超经济发展战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追求数量和不注重效率的典型粗放型发展道路,在这一阶段虽然推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工业和农业的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型期:1979-1992 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战略思想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但直到1980 年12 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才明确提出要走一条经济效益较好的新路子,由此标志着中央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阶段,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启动阶段。1984-1992 年这一阶段则实现了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经济转型启动和程序设定以及转型道路确认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虽然已经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思想,但在党的相关文献政策中却没有明确提出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转型阶段:1993-2006 年
199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开启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里程碑。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正式使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提法,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一个新阶段,1997年中共十五大再次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02年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然而在这些方针实施多年后中国粗放型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因此在2005年中共十六大五中全会又一次明确了加快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相对20 世纪80 年代而言,这一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注点提升到了体制构架的高度,主要以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调控方式、市场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线进行的转型发展,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开始注重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并提出了增强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的内驱力。
(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阶段:2007 年至今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性地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2010 年2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八个加快”的意见,使得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历史性新阶段。特别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这一时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始更加强调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双轮”驱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经济转型升级,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民生改善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把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提到了较高的地位,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率的统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

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创新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期的理论创新新
中国建立以来,以孙冶方、马寅初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关于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速度与比例、经济核算、经济效果、社会主义再生产等问题进行的探索和思考,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创新性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起点。其中孙冶方的《把计划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和《从“总产值”谈起》两篇文章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学者对于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最早探索。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型期的理论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者们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理论研究重心转向了对中国现实经济运行过程的分析,转向了对改革和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他们关于商品经济理论、双重转型模式理论、企业改革理论、价格理论等方面的经济改革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国经济的渐进式转型以及经济转型的“两个根本性”转型奠定了理论基础。1984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由此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宏观经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也迅速发展,由此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模式的选择展开了企业改革主线论(以厉以宁等为代表)还是价格改革主线(以张卓元等为代表)的思路争论,最终中国选择了价格改革主线论的思路,形成了“价格双轨制”的稳中求进的模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转型阶段的理论创新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1993 到2006 年这一阶段主要的理论研究和思考则主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与特征、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形式、社会主义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对外开放的战略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问题,并对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王洛林等,2000;江小涓,2002)。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浪费的问题日益暴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学者们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有关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经济体制改革(刘国光等2001;吴敬琏,2005;林毅夫,2007;张卓元,2010)、经济结构转变与经济发展研究(刘志彪等,2002;钱方明,2009)、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黄茂兴等,2009),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王小鲁,2009),节能减排(蔡 等,2008)等。这些研究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深化发展,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产业升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张耀辉(2005)指出产业升级真正含义应是高附加值产业替代低附加值产业的过程,其实质是产业创新与产业替代的过程,产业创新是产业升级的主要方面;刘志彪(2011)认为在高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低端要素嵌入GVC(全球价值链)的新形势下,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业虽然能够较快实现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但面临着功能升级、链条升级以及集群升级等中、高层次的产业升级困境。这些以价值链为思路的研究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但为中国的经济转升级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阶段的理论创新
中共十七大以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等方面的理论探索,促进了对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国家、以人为本以及全面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在中共十七大以及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有力地推动了自主创新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理论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主要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大创新型国家建设来展开,以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节能减排为重点。
另外,理论界对如何提高转变经济方式的效率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例如,吴敬琏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出路在于政府转型。对如何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学者指出需进一步明确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及重要抓手,例如姚先国(2011)指出实施人才集聚战略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对如何突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经济界进行广泛的讨论与深入的研究,例如,张卓元(2010)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有三:一是追求经济的短期高速增长;二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难启动;三是政策调整阻力重重”。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30193号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
邮编: 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2253     电子信箱:hao_zhang@hust.edu.cn
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