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内理论研究动态
国外理论研究动态
引导页 > 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 > 国内理论研究动态 > 正文
林毅夫: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仍需依靠投资
发布日期:2014-03-20 11:02:08   来源:腾讯财经    字体:  

在中国经济减速增长的背景下,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或许为最“乐观”的经济学家。他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还有每年增长8%的潜力,2020年人均收入可能达到12700美元,中国可能成为高收入国家。

在积极预测的背后,林毅夫对腾讯财经表示,针对国际经济的下行,中国需要采取以投资为主的反周期措施;从内部机制来说,为优化资源配置,双轨制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应该尽快消除。

外部环境为中国经济减速主因

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十三个季度下滑。林毅夫认为,虽然内部体制机制性问题的确存在,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因素。

2010年以来,不仅是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遭遇比中国更大幅度的经济增长下滑,一些已经进入高收入阶段的经济体、体制机制问题应该是比较少的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以韩国为例,2010年增长速度是6.3%,2011年是3.7%,2012是2%,台湾2010年是10.7%,2012年1.3%,新加坡2010年10.8%,2012年只有1.3%。经济下滑的幅度都比中国要大。

林毅夫称,发达国家需求未恢复,还没有走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世界贸易的增长量增长缓慢;随着前期财政刺激项目的到期,近年全球投资增速也放缓;唯有消费自2008年以来还是强劲的,“三驾马车”独力难支。

反周期举措:建议以投资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本身有必要采取一些反周期的经济措施来维持经济相对快速稳定发展。与国内一些以支持消费的经济学家不同,林毅夫认为,反周期措施必须以投资为主。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并不是由于过去投资拉动增长的方式不可持续造成的。其次,消费的增长仍需要以投资为载体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长期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消费只能作为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结果,如果没有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会是无源之水。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就是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后者取决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不断升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必须以投资为载体。

林毅夫指出,只要中国能够比较好的利用现有的资源,采取必要的反周期措施,并且继续利用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产业升级的空间、技术升级的空间、基础设施改善的空间和环境改善空间等有利条件,在未来2013年到2020年,中国平均每年增长7.3%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双轨制遗留问题亟待消除

在内部机制方面,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生活中令人不满意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和发展阶段有关,比如环境问题,有望借助技术改进和环境标准的落实进一步改善;另一类是与渐进双轨制的改革有关,如收入分配问题和腐败现象普及的问题。

在他看来,目前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保护补贴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首先是金融,财富过度向大企业集中,造成收入分配不均;二是资源型企业,开采的税费过低,谁能够拿到资源开采的权力,就得到一大笔国家财富;三是电信、交通等市场不够开放,仍有垄断现象。

林毅夫提出,如果中国经济要健康快速稳定和谐的发展,就应该把双轨制所遗留下来的扭曲消除掉,创造公平有效的竞争市场环境。这样的竞争环境不仅有利于资源的配置,也可以消除由于双轨制遗留下来引起大家不满的收入分配和腐败的问题。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30193号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
邮编: 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2253     电子信箱:hao_zhang@hust.edu.cn
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