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为经济转型提供最大动力。”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罗永章在两会期间谈到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时做了上述表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内容受到了代表委员的关注。罗永章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为此明确提出鼓励科研工作者创办企业,这将把中国数十万、上百万科研工作者蕴藏的巨大创新活力释放出来。”
罗永章说,“尽管目前中国的科技投入居全世界第二,但总体的效益与收入不符,主要原因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上世纪60年代,我国对于胰岛素的研究成果曾被认为是离诺奖最近的工作,然而50年后,我国超过95%的胰岛素市场却被外企垄断,这说明我们在成果转化方面落后了,这让国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罗永章认为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不足归因于资金分配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在大学中,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是一等公民,从事转化研究的只是二等公民,都不能进行职称评定。”他说,目前大学里大部分的考核标准都与论文发表相关。“发表文章是很重要,问题是三五十年以后,还有谁在引用你的文章要实现经济转型,一定要将重点放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
对于转化过程中的资金投入,罗永章认为应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这个体制的好处在于通过政府的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同时配置保险、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这样就可以建立科技金融体系,为更多的社会资金在周期长、投入大的项目中提供自由选择、交易和获益的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良性循环。”罗永章说。
罗永章表示,加快科研技术成果转化急需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国家应建立符合成果转化特点的考评制度,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从事转化工作的人员进行考核。二是建立从事转化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制度等。三是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