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究专题
引导页 > 创新研究专题 > 正文
发展研究参考2024年第1期: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百村千户调研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4-03-20 18:28:28   来源:    字体:  

 

发展研究参考

2024 年第 1 期(总第 64 期)

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2024 年 3 月 20 日

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百村千户调研的思考

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是畅通城乡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共同富裕的必然之路。湖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具有深厚的农业基础和自然条件优势,尤其在过去的全面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重要成效。在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下,湖北如何有效发挥并且保持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建成现代农业基地,在中西部率先建成农业强省,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手段,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湖北下一阶段改革开放的重要课题。本报告在论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基础之上,厘清目前湖北乡村振兴面临的体制机制问

题,再提出相应的深化改革方向,为促进湖北农业农村现 代化发展,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湖北经验。

一、现阶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我们应深刻把握现阶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国家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是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关键之举。当前,外部形势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之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同时,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越来越得以彰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是挖掘农村内需潜力、畅通城乡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推动城乡统筹、共同富裕的必然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目前还面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城乡之间、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减少城乡差距。

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四化同步”的重要举措。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点,而农业农村发展明显滞后其他“三化”,因此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四化”同步发展。

二、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效及面临问题

总体来看,湖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主要表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居民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治理进一步强化,具体如下:

(一)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成效明显。湖北省全面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将 7.3 万户、21.6 万人纳入监测对象,八成以上已经消除风险,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提升,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 215.4 万人,同比增长 3.4%;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 12902 元,增长 3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6 个百分点。

二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湖北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保持稳定,加强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让“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湖北省划定 4014 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 3980 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产量连续 10 年稳定在 500 亿斤以上,油菜籽、茶叶、蔬菜和生猪产量均稳居全国前六位,淡水水产品产量首次突破 500 万吨大关,连续 27 年居全国第一位。

三是现代农业体系逐步完善。湖北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湖北省围绕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蔬菜、家禽及蛋制品、茶叶、柑橘、中药材等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启动实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加强农业品牌培育,支持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四是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扎实稳妥推进。湖北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目前,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2000 个。同时,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不断完善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尤其是体制机制上的局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对贫困农户持续增收内生动力不足。一方面,

脱贫户仍具有一定脆弱性,持续增收动能不足。主要表现在脱贫户资产匮乏,收入不稳定。当遇到突发事件冲击,譬如失业、财产损失以及疾病,很容易返贫。同时脱贫户由于缺乏职业技能、教育水平较低,收入来源主要靠社会力量和政府政策扶持托底,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同时,还有较大一部分相对贫困人群存在,保障措施不足。其教育保障率较低,难落实低收入群体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普遍存在住房难等问题。

二是以小农经营为主体的格局尚未扭转。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较好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使得我国形成了以小农生产经营为主体的农业经济格局,由于“分界线”的存在和每户农田面积小的问题,农民难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同时,碎片化的存在也不利于土地流转及企业承包经营,从而限制租金的的价格高低。在人均耕地少的情况下,进一步制约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三是现代农业体系还存在短板。湖北农业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小农户经营为主,缺乏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且在融资、用地等方面缺乏政策支

持,难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渠道不畅等问题仍较突出。产业链条短农村特色产业主要以初级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产业链较短,融合度低,对原生资源价值的开发利用不足。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农业科研体制存在弊端,现行的农业科技研发活动与实际生产相脱节,科研课题主要是来自政府工作计划、国家和地方各类基金组织,大多数科研课题属于基础性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不相适应。四是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不高。部分乡村由于村集体经济增收乏力,并且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导致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乡村覆盖率不高,信息化手段对村民农业生产的赋能作用有

待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尚不完善,体现在乡村治理队伍老龄化、教育年限低、人才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治理才能和经验。一些基层党组织日常工作中存在疲于应付的现象,事务性工作多,工作浮在面上、沉不下去,坐等群众上门多、主动走访入户少,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不到位。基层组织建设尚未有效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制约村级事务管理和乡村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五是城乡统筹机制不够完善。一方面,城乡要素市场配置不均衡。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无法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农民仅拥有土地、房屋、林地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权与使用权,缺乏所有权、转让权等权

益,农村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大量农户、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信贷资金得不到有效满足。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入县城,导致乡村“空心化”突出。另一方面,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衡。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较为丰富,而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则相对不足,城乡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六是支农惠农政策体系存在不足。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降低,难以满足支持保护农业发展的需要,项目资金地区配置不合理;价格支持手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缺乏有效的调控能力;粮食补贴标准偏低

且方式单一,难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经费匮乏,制约着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以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是推进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针对现有农业农村体制机制的不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完善相对贫困人群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借助全省的数据平台,实现检测帮扶数据联网共享,优化监测程序,缩短认定时间,动态调整监测标准,完善监测方式,切实做到精准监测、精准帮扶;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户就业增收。发展壮大相对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发展配套支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通过劳务输出、项目建设促进、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公益岗位安置等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发挥区域“结对子”帮扶机制优势,加强区域协作,发挥社会力量,整合财政、金融、土地等扶资源向重点帮扶县倾斜。

第二,建立健全土地整合流转保障机制。推进土地“化零为整”,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总结江苏盐城、湖北襄州、当阳、公安等试点“小田并大田”先进经验,改善土地细碎化、生产条件差等问题。各村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田块合并与分配方案,实现一村一案、一家一策,按照承包权不变、承包面积不变的原则,组织经营权流转,通过流转经营权实现集中连片,将“一户多块田”变为“多户一块田”“一户一块田”;创新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开展“土地银行”试点,通过“零存整贷”的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和地方政府做好协调统筹工作和配套保障措施,例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通过各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发布、合同签订、地价评估、法律咨询等服务,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防止出现改变土地用途、侵害农民

权益等问题。

第三,加快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作用。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各级政府对农业品牌发展重视程度,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推介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典型案例;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农业与商业、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采用多元复合融合型模式,促进不同产业融合模式相互之间的优势互补、有机共生和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产业、科技和市场优势;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生机制,强化以种业创新和农业机械设备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完善“揭榜挂帅”等制度,推动解决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鼓励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

户等主体开展多位一体紧密合作,推进“政产学研推用”协同攻关。

第四,完善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系。提升集体经济自主造血功能,鼓励各地建立土地经营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整合抛荒土地和闲置土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等纳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范围,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学习浙江“千万工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杜绝“堆盆栽”现象;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干部选拔机制,优化基层队伍人才队伍结构,建立人才返乡吸引机制,注重在基层一线中选贤用能。建立基层干部定期培训机制,健全农村干部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和奖罚制度,激发农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基层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区县级一体化信息平台积极优化“党建+网

格”新布局,形成“事发有上报、事中有处理、事后有反馈”全链条环路处理流程。

第五,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加快城乡融合。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农村为腹地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体系,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大力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县域对乡镇、村庄的产业、资本、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乡产业融合载体和平台建设,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推动城乡产业多重业态协 调发展,开展以县域为主体的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县级统配,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完善评价标准体系,把公共服务共联体建设纳入县级政府考核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方式和协同治理机制,发挥县级领导职能,统筹人、财、物下沉乡村,支持和保障乡村治理,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

统筹协调机制。

第六,建立健全支农惠农政策体系。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向需要真正扶持的区域基于政策倾斜;建立健全农业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农业补贴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通过储备调节、市场调控等手段,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收益。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提高农民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创新粮食补贴方式,探索多元化的粮食补贴方式,如生产性补贴、灾害保险等,以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鼓励科研构、高校和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简介

负责人:张建华,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经

济学院与张培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

究中心主任

成员:文艺瑾(执笔)、郑冯忆、赵英、海梦碟、晏琦、王煜杰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30193号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
邮编: 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2253     电子信箱:hao_zhang@hust.edu.cn
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